企业动态  Company News

东莞古祠堂新生记:传统建筑变身公共文化空间新载体

发布日期:2018-08-13
      一湾清水绕人家,水中倒映着红墙绿瓦和远处的一抹青山,岸边是高大的古榕和依依垂柳,树冠下一排排民居古祠错落有致……这不是写意山水画,而是东莞古祠村落一瞥。作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祠堂在历史上承担着见证宗族权力、维系家族情感、传播地区文化的重要作用,而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后,除了文化保护、承载历史之外,它们还能有什么新功能?

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共投入超过4000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112处祠堂建筑的修缮和公共文化活动的展开,村史展览馆、粤曲私伙局、书画创作基地……一座座古老的岭南祠堂变身成为公共文化空间新载体,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麻涌新基莫氏祠堂
村民的公共文化客厅
       “双飞燕杨柳风轻如杏雨,流水画桥西,山外红楼倚……”从麻涌新基村莫氏祠堂里传出一阵阵悠扬的粤曲声,这是86岁的莫叔和新基村的20多名老粤曲迷组成的“私伙局”,利用闲暇时间在祠堂里弹唱。
古往今来,麻涌人对粤曲就情有独钟,人们不仅爱听也爱唱,每到傍晚和节假日,到处都是一片锣鼓欢腾、韵律悠扬的景象,而这座始建于明朝的莫氏祠堂则变身成为粤曲的主戏台,传递着邻里乡情。
从《花田错会》到《红豆相思》,从《梦回太湖》到《花好月圆》, 一个个经典曲目在祠堂里轮番上演。65岁的莫萧敏说,自己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傍晚时分和一百多个戏迷朋友一起在莫氏祠堂的时思堂里看粤曲表演,老中青三代在此时打破了年龄的鸿沟,共同沉浸在悠扬的旋律和精彩的故事中。
今年以来,麻涌镇展开“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基层治理”项目,修缮祠堂、凉棚等传统建筑空间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选取粤曲等地方特色浓厚、认同度广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普及推广,不仅让老祠堂焕发出了新活力,也增进了群众对于家乡的热爱。
从时思堂走出,便看到刻有“人伦坊表”“孝友家风”的牌坊,莫萧敏告诉记者,这条莫氏的家风祖训至今仍然根植在后人的心中,“现在基本上每个莫氏子孙都能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让老人长寿、富足。”祠堂门口是成群聊天和看报的老人,一派祥和安乐的气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走进祠堂,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浸润。在莫氏祠堂里,开辟了流动图书馆,定期更换新书,村民们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东莞图书馆的海量馆藏。祠堂里还辟有村史展览和历史文物展览,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前来参观,接受德育教育。
走出莫氏祠堂,一幢幢由民居翻新的白房子与古老的建筑遥相辉映。原来,这是新基村去年底引入的白房子创客社区创业团,集文创、艺术、生活美学体验场、社区活动、产业孵化、旅游民宿于一体。依托古村的人文历史景观,力图让新基村成为兼具旅游和文创形态的新型村落。
“不少的广深创客来到这里采风、体验生活、进行文化研究和探讨,他们的进驻会为古祠堂带来新的活力。”民俗专家、麻涌镇文联副主席王卫东认为,这是未来麻涌实现传统产业转型与文化创意产业交融发展的可行路径。
中堂潢涌黎氏宗祠
退休校长义务修订村史
      “门对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祠环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长。”中堂镇潢涌黎氏宗祠门口的一副对联勾勒出祠堂的实景。面对旗峰山,坐落在一块龟形的土地上,四面环水,黎氏祠堂就像一只乌龟从池塘里爬出来,伸向潢水中饮水。这座始建于南宋年间的祠堂历经800余年的岁月如今依旧矗立,向世人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黎氏大宗祠从始建至今共经过7次维修,最近的一次为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修缮后基本维持了祠堂的原貌,保留了明、清、民国时期的风格特点。“钦旌德本”、“文章御史”、“忠孝堂”,一块块承载着历史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得以修缮一新的不仅是建筑,更是历史和文化。在黎氏宗祠的一座厢房内,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潢涌人,退休后便一直在这里整理修订村志和房谱。
74岁的黎炳铿退休前是潢涌小学的校长,自2004年便来到了这所新修缮的祖祠,收集整理村里的家谱、房谱和族谱,编写村志。“修订村志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黎炳铿拿起这本63万字的《潢涌村志》说,编写村志花费了5年的时间,其间要走访、调查、开座谈会,“虽然辛苦,却让我感到充实和欣慰。”
67岁的黎颂祺老人则在整理房谱的过程中发现了新内容,从元代到清朝末年,留下了不少与潢涌有关的文献、诗歌等材料,老人用了三年的时间进行修订整理,并自学电脑打字将材料汇总。如今这本《潢涌历代文献选集》已经修订到第六稿,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出版,“之后将摆放在陈列馆里,让每一位村民都能阅读。”黎颂祺说,希望这些史料能帮助村民更好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从宗祠后围墙的东西两门走出,又是另一番景象。亭台轩榭环湖而建,红花绿草倒映其中,这个名为“荫后园”的园林建于2006年,现在已经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
沿着湖边的明志廊一直向前至日月轩,从黎光的《痛陕西灾情》的忧国忧民情节,到《黎氏大宗祠碑记》中“为父者严,为母者慈,为子者孝,为兄为弟者怡怡愉愉”的家训,孩子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阅读学习墙上的碑文字画。
潢涌还以黎氏大宗祠为阵地,组织村民开展“寻找家乡美”“传承传统美德,共谱文明家风”等实践活动,开展道德讲堂,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茶山南社古村
“活化”祠堂显成效

       小河淙淙流淌,精致小巧的石桥横卧在小河上,桥栏边的榕树枝繁叶茂,河对岸便是一座座公祠。走进茶山镇的南社古村,时间仿佛定格在几百年前,明清时期的岭南建筑尽收眼底。
南社古村落共有32座祠堂、250多间古民居、40多口古井、22条小巷道,自祖先谢尚仁从南雄珠玑巷迁至这里。往后的800年里,谢氏后代无论身在村里还是海外,都将回乡建祠堂作为光宗耀祖的大事。
南社村规模最大的谢氏大宗祠是一间三进三开间的祠堂。一进祠堂,门厅屋顶上雕有鳌鱼和各式人物的琉璃正脊诉说着谢氏家族昔日的繁荣。而今,在祠堂的祭祀厅里摆放着谢氏祖先的史料,两侧门廊上也挂满了名人诗作与画作,谢氏大宗祠变身为名人文化展览馆。
近年来,茶山镇利用南社古村丰富的祠堂资源,通过提炼融入本村的孝德、长寿、楹联等特色文化,让一大批古祠“活”了起来。从任天公祠的村史展览到百岁坊的长寿文化展览再到百岁翁祠的孝德文化展览,祠堂成为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不仅如此,一些特色文化场馆也成为了南社古村的重点推进项目。在晚节公祠里,著名书法家周树坚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前来参观的游人,这里已经被开辟为“周树坚艺术馆——南社分馆”,展示着这位广东艺术家古拙苍劲的文字。著名雕塑家万兆泉也将工作室设于南社,希望将茶山公仔这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在离晚节公祠不远的应洛公祠里,则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画作。“南社古韵”、“茶园游会”、“茶花香”、“老有所乐”……这一幅幅描绘南社实景的作品均出自东莞本地的青年画家和学生之手。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东城职业中学等学校的学生们会来到这里写生实训,莞城美术馆和美术作家协会的成员们也在这里寻找创作的灵感。除了书法和画作,新东园公祠的楹联创作基地、岭南婚俗博物馆也吸引了诗文爱好者和民俗爱好者前来聚集切磋。
不只是学者和艺术家,普通大众也能在祠堂里感受文化的春风:公祠门前戏台上的粤曲表演,大大小小的非物质文化讲座,传统节日的祭祖灯庆、斋醮游园,“南社人家”的传统小吃与仿古民宿……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东莞)创研基地副主任李翠薇认为,“南社模式”通过“成片保护,同时兼顾分类”的方法,成为东莞古村落保护的一个典型,同时“活化”了一批岭南传统建筑,使之成为文化特色展馆,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公共文化建设双发展,成为东莞城市文化的一张亮丽的新名片。